欢迎您,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郑培坤:一名代表与九个贫困村的致富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8-24 16:31:3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现在行情好,来买猪仔的农户多哦。”近日,笔者来到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只见该公司负责人、州人代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联合党委副书记郑培坤正在跟客人谈生意。

   郑培坤告诉笔者,这些猪仔都是通过抽血检验的,当天共卖出猪仔60头,每头在3000元左右。

    当前,生猪市场不容乐观,为何郑培坤的养殖场依旧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呢?

不忘初心 踏上返乡创业路

1982年,郑培坤出生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镇茂隆村一个农民家庭,农村贫困的生活让他很小就懂事。

“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在当兽防员的堂叔后面,观察堂叔为乡亲的牲畜打针治病,因为我堂叔的热心服务,帮助了很多农民家庭免遭经济损失,农民朋友那种真朴的感激之情,深深地烙在我心里,既是欣慰、也是疼痛。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以后,也要像堂叔一样当一名兽医,为乡亲们多做好事。”郑培坤说。

2005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郑培坤先后从事销售工作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并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创业成功,年收入过百万。

2012年春节回家,郑培坤发现因为家乡没有产业,劳动力留不住,土地撂荒、经济萧条,家庭分离、年味冷清。此情此景,让他觉得非常心酸。于是,郑培坤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就在家乡发展养殖,带动乡亲们致富。当时,乡亲们都很质疑,一个也不答应加入发展养殖产业,妻子也坚决不放弃武汉的优越创业条件。

2012年3月,郑培坤独自在本村桃树湾租赁了20余亩土地,正式兴建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2013年7月,从武汉引进种猪140头,同时向岑巩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5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2014年6月,第一批生猪开始出栏,郑培坤及时还了贷款,获评岑巩县“诚实守信”创业青年称号。

喜事接踵而至,实干带来了群众的信任,当地群众积极加入到创业致富队伍中来,妻子也带着小孩从武汉回来支持他创业。省、州、县有关领导多次带队来到他的养殖场进行调研考察,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2014年,郑培坤组建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80万元,总投资400余万元,主要从事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技术服务。存栏母猪150多头,年出栏育肥猪3000余头,产值700余万元。公司带动农户种植玉米、南瓜等饲料作物270余亩,采取订单式保护价收购,惠及3个行政村100余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

履职担当  领民走向致富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当代表就得为民履职,积极发挥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郑培坤说。他第一个参与到岑巩县人大组织开展的“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来。以“能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我带头出资,通过整合岑巩县大有镇茂隆、凉水井、木召、长溪、汤江溪、和坪、中洞7个贫困村的脱贫出列资金,再次向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300万元,共到位资金1200万元,共同组建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同时成立塔山联合党委,郑培坤任联合党委副书记,在凉水井村新建年出栏10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基地建设涉及农户承包土地以入股形式加入公司,为了保证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生活保障,土地入股以固化收益的形式分红,每亩每年540元。同时,依托双农牧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把控,利益、风险按股份共担原则,可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年利润250-300万元。每个贫困村每年可实现15-20万元的股份分红,2018年实现了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同时,郑培坤还就帮扶村的贫困户采取靶向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愿意从事生猪养殖的贫困户,利用特惠贷资金,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整修圈舍,一部分作为保证金存入贵州思府农牧公司账户,公司按成本价供给仔猪和饲料,免费技术指导,保证仔猪存活率在95%以上,低于95%的部分公司承担,并按保底价收购育肥猪,每户一年可增收8000余元;对没有劳动能力养猪的贫困户,采取固化收益的形式,将特惠贷入股贵州思府农牧公司,公司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固化收益分红给贫困户,每户可直接增收5000元。2017年-2018年累计分红126万元,其中2017年130余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户均分红5200余元。2018年实现产业脱贫340余户1700余人。

在郑培坤的带动下,其所在村现在80%以上的年轻人不再选择外出务工,也跟着发展产业致富。2019年初,在大有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白岩山村、奔坡村也将村级脱贫出列资金入股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目前为止,大有镇已经有9个行政村入股公司,助推脱贫攻坚。在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公司不但没有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反而有效供应,为岑巩县内猪肉市场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该公司已出栏肥猪5000头,销售额1500万元,预计年底将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惠及该镇9个贫困村1268户4721人。

着眼大局 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岑巩县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并能健康可持续发展2016 年,郑培坤当选为岑巩县生猪生态养殖产业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动下,该协会会员发展到76人,遍及岑巩县11个乡镇。协会年可出栏生猪5.2万头,占岑巩县生猪出栏量的80%以上比例,占岑巩县生猪需求量的50%以上比例。

为进一步利用协会优势,将一些有想法、有干劲、敢担当热爱养殖事业的优秀人才发展到协会中来,郑培坤定期开展技术讲座、考察学习、信息发布等活动。结合当前扶贫政策,充分发挥岑巩县各乡镇会员的带动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担起责任,2018年生猪养殖量在2016基础上增长了30%。2018年,3名协会成员取得无公害认证,“思州壹品”、“石花猪”商标注册成功,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初显成效,为岑巩县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牢记使命  忠诚履职接续奋斗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郑培坤带着一腔热血反哺家乡、回报社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为了家乡更好的发展,他个人先后捐赠给岑巩县大有镇中洞村、和坪村等5个深度贫困村发展资金共计6.7万元。同时每年资助10名优秀高中贫困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累计资助资金10.8万元。

2015年,郑培坤被评为岑巩县“劳动模范”;2016年,他所办企业被评为“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他本人在2015、2016年先后被中共岑巩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岑巩县第二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贵州省第五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获团省委、省人社厅2014-2015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7年1月荣获团中央、农业部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入选2017年“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2017年12月人社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12月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4月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6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7月所领导的企业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获得省工商联、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先进表扬,所在的塔山联合党委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习总书记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作为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我还需要加大学习力度,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郑培坤如是说。

                                            


内容纠错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