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乡村振兴“领头雁”,服务群众“贴心人”丨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人大代表方菊凤典型事迹
方菊凤是羊桥土家族乡人大代表,多年来她扎根基层,敢于担当作为,为羊桥乡杨柳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带民致富的“女侠”。
她总是笑着说:“乡亲们认可我,我非常感激,作为群众推选出的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方菊凤嫁到杨柳村之初,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婆婆生病因为缺钱得不到及时医治,让她痛心不已。当时的杨柳村,经济状况也同样让人担忧,家庭收入多是靠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们除了守着自家的几亩地、带带娃儿外,几乎没有额外收入。于是,她决心改变现状,从自己做起,借助产业发展政策,带动全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从2013年开始,在羊桥乡政府和农技人员的支持下,方菊凤第一年就种植120余亩烤烟,当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十余年来,在她的带动下,杨柳村已形成了以“烤烟+菜”“烤烟+中药材”轮茬种植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农村优化产业结构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老人、妇女和务工返乡青年加入她的队伍中来。她的产业也从原来的120亩发展到如今的250亩。
时下,正是烤烟种植翻犁、起垄的关键时节。在羊桥乡杨柳村,20余名工人抢抓农时在田间翻犁、起垄、施肥,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辛勤劳作、耕耘春天的场景。“年纪大一些的,上山能够跟我干活的就上山,不能上山干活的就在家里干轻松的活,让他们在家门口务工挣点零用钱,帮助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方菊凤说。
廖龙是杨柳村村民,以前都是在江苏建筑工地搭架子,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被迫留在了家里,他正为收入来源发愁,方菊凤找到他,让他到烤烟种植基地干活,工资日结。由于勤快能干,廖龙很快成为了基地里的主要劳动力,每天的工价也是最高的,“我现在是常年在这里干活,差不多有200块钱一天,都是每天下午干完活发现钱,一年下来有两万块左右。”随着杨柳村的产业发展壮大,像廖龙这样在家门口就业年轻人越来越多,在方菊凤的带领下,杨柳村发展烤烟、杂交水稻制种等产业2000余亩,产值已达1000万余元。
方菊凤不光是致富能人,更是孝老爱亲、服务群众的典型代表,她为人随和,心地善良,对人非常热心。她家中有一位今年70岁的老人,每次外出干活时,她总是先把饭菜和老人日常用品准备好,让老人衣食无忧。她认真履行基层人大代表职责,经常走村串户,到群众家里了解情况,及时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方菊凤靠自己的努力、勤劳的双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职责示范带头作用,组织群众开展环境整治,让杨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展现了新时代女性人大代表创先争优、敢于担当的最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