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机关建设

州人大常委会机关“三个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业务双促进双提升

发布时间: 2022-04-29 14:16:30   作者: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杨秀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突出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探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一、在思想政治上深度融合,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落深落细党的政治建设重大责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三位一体”、“三个带头”理论学习机制,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采取常委会党组带头学、机关党组接着学、机关党委紧跟学、各党支部协同学等形式,形式多样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岗位工作学习化、学习活动工作化,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在思想上加深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解,为依法履职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在推动工作上深度融合,始终保证人大工作服务大局。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委抓什么,机关党建工作就落实什么,把保证党委中心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使机关党建和人大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在编制立法项目库、年度立法计划上,紧紧围绕州委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全请示报告制度,立法计划及时向州委请示汇报,常委会党组及时研究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党领导立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监督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在哪里,机关党组织就组织党员干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党委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和意见建议。2022年,州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开展执法检查5项,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24项。三是强化人大代表政治担当。制定组织州人大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方案,开展新一届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帮助代表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引导代表正确认识代表的角色定位、职责使命和行权方式,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深化拓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激励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三、在开拓创新上深度融合,全力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州人大常委会机关把创新作为推动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新形式,着力提升人大工作实效。一是创建机关 “七手”党建品牌。制定《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 “七手”党建品牌实施方案》,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着力发挥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彰显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特色,为“四个机关”建设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障。二是创新乡村振兴帮扶新模式。通过制定《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机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专班、开展“乡村振兴大风洞行”系列帮扶活动“三举措”抓实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帮扶提质增效,打造人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三是探索立法、监督新手段。坚持民主立法,创新“开门立法”新模式,首次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我州已颁布施行的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后评估,促进立法质量提升。创新监督方式,采取“一年三问”、“人大+”、“二次审议”、满意度测评等监督手段,使监督工作做到全覆盖监督、全过程监督,横到边、纵到底,不断提升人大监督实效,逐步形成人大监督工作亮点品牌


内容纠错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