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祥主任在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议上的讲话
在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议上的讲话
梁承祥
2016年10月28日
同志们: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计划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就2016年工作评议中发现问题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是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开展的第五次专题询问。2012年,州人大常委会主要围绕全州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分别围绕全州环境保护、农业、社会治安和司法公正来开展。从前四次询问的开展情况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一府两院”的工作。
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询问。为确保专题询问的组织更加有序、效果更加明显、影响更加广泛、更能够体现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常委会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多次进行研究和部署,广泛征求意见、收集问题。同时,就专题询问活动的开展,同州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州人民检察院作了深入细致的对接,努力使这次专题询问组织有序、富有成效。
刚才,州人大常委会的12位组成人员分别向州检察院、州食药监局、州工商局、州国资委4家被评议单位提出了总共12个问题,没有客套寒暄,而是直奔主题,每个问题都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客观实在、贴近生活,与被评议单位的职能职责息息相关。陈应勇副州长和4家被评议单位的负责同志就所提问题一一地作了回答,直面矛盾、敢于担当、开诚布公、实事求是。总的来说,提问的同志问得准、问得好,回答的同志答得实、答得妙,效果很好。
下面,结合这次专题询问,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专题询问的内涵和性质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1982年的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一次对询问作出了规定。1986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将询问制度引入地方人大。2006年通过的监督法,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询问统一作了规范化、程序化规定。按照监督法的精神,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及其部门、法院、检察院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要求有关机关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享有询问权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享有监督权。询问的目的是为了获知“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或者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提出批评,以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所以,询问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之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一种独特运行方式。为规范专题询问程序,2012年8月30日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就专题询问实施主体、询问对象、询问程序等系列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使得专题询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办法》的规定,州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回应社会的关切。
二、深刻理解专题询问的重要作用
专题询问是人大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回应社会关切的有效途径。从我们这次开展的专题询问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深化了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群众的知情权。这次会议,邀请了部分州人大代表、部分群众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会议,使参会人员的代表性更强、涵盖面更广。委员们所提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食品安全领域,同时也涵盖了检察、工商、国资监管等领域的工作。通过问与答相结合的形式,让大家对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和4家被评议单位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知情权得到了深化。二是强化了州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这次专题询问,委员们的问题虽然有所侧重,但总体上还是围绕2016年工作评议中发现问题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来展开的。也就是说,这次专题询问是在2016年工作评议监督基础上的延伸监督,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工作评议的具体举措,有利于4家被评议单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问题更加圆满的解决。(三)促进了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一府两院”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对话,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加了解“一府两院”所作的工作、面临的困难以及将要采取的措施,消除一些顾虑,增进了一些理解。同时,“一府两院”也更加了解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他们所代表的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进而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三、扎实抓好专题询问的跟踪问效
这次专题询问的开展,为今后这一监督形式形成常态化,更好地发挥作用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探索、运用好《监督法》规定的其他监督方式提供了借鉴。我们要进一步抓好专题询问成果的运用,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真正使这一监督方式成为推动“一府两院”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一府两院”工作提质增效。
(一)抓好梳理交办。专题询问结束后,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相关工作机构要这次专题询问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办理意见、建议,经主任会议同意后以函件的形式交由“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明确办理时限和回复方式。对询问中达成的重要共识、重要事项、重要内容等也可通过召开询问交办会的形式进行交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一府两院”办理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意见建议的责任意识。
(二)抓好跟踪督办。专题询问的意见建议书面交办后, 州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跟踪督办,通过及时沟通、电话了解、听取汇报、视察检查等方式,督促“一府两院”对专题询问意见建议提出的问题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抓紧落实整改。对“一府两院”答复承诺的问题要一跟到底,防止不了了之,对其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开展质询,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使专题询问的监督起到改进和推动“一府两院”工作的目的。
(三)抓好总结评估。专题询问意见办理规定时限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可根据“一府两院”专题询问意见办理情况, 在下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办理情况,必要时可对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再询问、满意度测评或质询,评估专题询问绩效,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确保专题询 问问出实效。同时,及时总结专题询问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专题询问形式,不断提高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实效。
(四)抓好宣传报道。这次专题询问的内容,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州电视台、黔东南日报社、黔东南信息港等新闻媒体已介入作了即时报道。要进一步抓好新闻信息资源的多重挖掘,加大对专题询问的延伸报道,让人民群众更多第了解专题询问,监督、支持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工作。州人大常委会、州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两院”都要关注专题询问报道。各县市人大常委会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开展专题询问的水平。
同志们,询问就是推动,回答就是承诺。专题询问充分体现了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深切关注,也是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州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关键之年。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不断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继续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推进我州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