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生态是黔东南发展的最大优势
黔东南是全国最集中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山水风光神奇秀美,人文景观绚丽多姿,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拥有世界顶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原貌历史遗存。世界旅游组织评价黔东南为“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人类难得的文化盛宴和原生态的一片净土,是一个用服饰书写历史的地方,一个用心灵歌唱的地方,一个用山水舞蹈的地方,一个停留在亿万年前却能够引领潮流的地方。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退化严重、发展方式粗放,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
如何在保护中利用好黔东南民族和生态这两大优势,实现黔东南经济社会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罗亮权关心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罗亮权看来,要将民族和生态这两大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结合黔东南的实际,发展旅游产业是最佳选择。
在卸任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之前,罗亮权多次主持召开全州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听取相关单位和旅游企业负责人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和建议;深入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清水江流域,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比较成熟、比较成功的地区考察学习,交流借鉴,不遗余力地打造黔东南的旅游产业。哪怕是因达到任职年龄界限,卸任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之后,他还是满腔热情、一如既往地为黔东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奔走呼吁。
在掌握了充分、详实数据的基础上,罗亮权准备了“关于将环黔东南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关于创建黔东南全国民族文化山地旅游示范区”两条建议。他呼吁尽快将环黔东南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建立环黔东南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合作发展机制,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快旅慢游”旅游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休闲+”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他准备将这两条建议带到北京,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来,让社会各界共同来关心黔东南的发展,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让“多彩黔东南”的美誉享誉全国、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