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概况
黔东南州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于2006年3 月21日至3月25日在凯里召开。出席代表 356 人,在黔东南州的全国、省十届人大代表 32 人、州政府部分组成人员 21 人、党政军及州直机关部分负责人 23 人、不是州人大代表的县党政主要负责人 7 人、州政府驻外办事机构 4 人、中央、省驻凯里单位负责人 34 人、州属企业、学校、医院负责人 12 人、新闻单位、社会团体及州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负责人 10 人列席会议,出席政协黔东南州九届五次会议的 301 人委员列席大会全体会议。大会主席团由 62 人组成。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 10 人。大会秘书长 1 人、副秘书长 8 人。
大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由州长李月成作《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印发《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05 年全州和州级预算执行情况及 2006 年全州和州级预算草案的报告》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给代表阅审。
大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由粟多能主任作 2005 年州人大常委工作报告、龙秀渊院长作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莫远江检察长作州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副主任杨正雄作关于提请审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及说明、表决州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大会通过了州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选举办法。本次会议补选自治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 名,实行等额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选举石干昌为黔东南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本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收到州人大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 2 件。根据有关规定大会秘书处对代表提出的议案进行了初审,认为锦屏代表团张明文等14 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要求出台《黔东南州锦屏隆里古城保护条例》的议案”符合议案规范要求,建议交由州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凯里代表团张文才等 11 名代表团联名提出的“《要求尽快落实修复里禾水库鸭塘支渠大坳导虹管资金》的议案”属于个别地方的具体问题,不符合议案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改作建议、批评和意见,连同收到的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依法交由有关机关、部门研究办理并答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