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开树赴凯里市大风洞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州委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州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责任,11月4日,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开树率调研组赴凯里市大风洞镇,深入帮扶联系的青杠林村、都力村、都蓬村、杉树林村、官庄村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专题调研。

“产业发展怎么样?”“村民收入如何?”“还有哪些困难?”在青杠林村白枝树茶叶基地,刘开树仔细察看茶叶长势,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他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重要论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平良贡米加工厂,刘开树详细了解都力、都蓬村贡米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注重耕地保护,强化品牌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优质贡米卖出好价钱。
“杉树林水晶葡萄品牌悠久,口感香甜,要注重技术改良,开拓市场。”看着连绵的葡萄架,刘开树要求,发展产业要突出地域特色,运用科技赋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官庄村村委活动室,刘开树与村委干部亲切交谈,了解官庄村的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强调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
刘开树在调研中强调,要深刻把握乡村振兴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坚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推进。他要求:一要建强基层组织,提升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壮大。二要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产业提质。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贡米、葡萄、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三要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提升与乡村治理,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内生发展动力。
州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国勇、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委主任委员马新菊参加调研。凯里市人大常委会及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