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民:带领群众发展经果林 助力乡村振兴奔富路
雷安民州人大代表,黄平县谷陇镇双山村会计、支书
雷安民,男,苗族,1975年3月出生,谷陇镇岩英村双山四组,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应征入伍,1996年12月退役回乡。怀着为群众办事,为家乡发展的情怀,先后任黄平县谷陇镇双山村会计、支书,一干就是六年,期间多次获得省、州、县的表彰,现为州人大代表。2003年2月,他辞去谷陇镇双山村支书职务,前往新州镇沙井村,在该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流转土地100亩,开始了果树种植的尝试。
万事开关难。创业之初,雷安民雄心勃勃,但真正种植与管理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特别是梨子树成活率较低,桃子树嫁接成功率不高等问题,都等待着他去解决。那时,果园才刚刚起步,附近的村民把牛放出来,却没有人看守,牛经常踩果树苗。同时,果子成熟时,也经常被村民采摘。
于是,雷安民走南闯北,四处考察学习果园种植技术,先后到遵义、安顺、毕节及省外的湖南、广西、四川等地考察学习,掌握第一手种植技术,并不断在自己的果园里实践。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为果园种植的行家里手。
开始的时候,乡亲们不理解,甚至有些农户怀疑他是到沙井村“吞并”土地的,他只能多次请求村干部帮忙解释,做好村民工作。经过反复做村民思想工作,牛被看管了,村民也不进果园采摘果子了,附近的村民也开始到他的果园里务工了,这样,果园慢慢的走上了正轨……因为他坚信:“只要工作到位,群众是讲道理的”,他回忆的说。
雷安民用自己的真诚态度打动了沙井村村民,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增强了他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雷安民的果园迎来了丰收,营业收入6万元,解决沙井村村民长期务工6人,临时工300多人次。
“2007年初,随着凯施二级路毛坯路的建成和凯里黄平机场建设项目的立项,紧挨着凯施二级路和凯里黄平机场的果园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会,于是当年4月,又将果园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增加到了200亩。”雷安民说。
目前,共累计投入500多万元,果园面积达到460亩。其中梨子树200亩,李子树100亩,桃子树120亩,解决贫困户16户长期就业,务工收入年均2.8万元以上。随着果园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让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带动附近村民20余户农户发展经营果林种植。“雷安民比较善于学习,经常引导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关于农业产业发展的书籍,同时引导我们通过手机、电视等工具上网学习种植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难题。”沙井村二组村民杨再成满脸佩服的说道,“在雷安民的劝说下,我从浙江宁波返乡创业,目前种植经营果林300多亩,年稳定收入20万以上。”
近年来,雷安民为了摆脱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他努力摸索,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研制出了润肺止咳化痰的梨膏和梨子酒的农产品,为助力黄平县乡村振兴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创业路上,一位人大代表正在埋头前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向着希望和幸福坚韧不拨,带动着人民群众昂首阔步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