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县市人大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凯里:“生姜王”杨万强 从村干部到产业领航者

发布时间: 2025-09-23 15:59:5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凯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次数:  

杨万强代表在生姜育苗基地查看生姜长势

杨万强,苗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凯里市第十届人大代表、旁海镇第九届人大代表,旁海镇香河村党支部书记。自2010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他始终以发展乡村经济为己任,凭借敢闯敢干的韧劲和敏锐的市场眼光,将传统生姜种植发展为富民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生姜王”。

创业维艰,破局而生

1996年5月,杨万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率先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果树,但因投入周期长、资金短缺陷入困境。2007年,他将目光瞄准了当地有传统种植基础、却不成规模的生姜,果断转型,正式踏入生姜种植、销售领域。试种6亩生姜,在他的精细管理下,当年盈利6万元,赚到了发展生姜的“第一桶金”,由此打开新局面。2015年,他成立香农生姜种植合作社,带动种植规模从6亩扩展至60余亩,年销量超1000吨,产品远销湘、渝等地,“生姜王”称号不胫而走。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生姜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但陈旧的种植观念和技术,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面对传统种植的病虫害难题,杨万强主动求变,探寻科学防治方法,积极向农技专家取经,联合贵州大学建立10亩套袋种姜试验基地。经凯里市相关部门和专家现场测产,示范防治区防治效果达90%,亩产达2250 kg,实现亩产增产16.7%,不仅减少经济损失,还为姜农提供宝贵经验;杨万强为解决生姜储存保鲜难题,苦心钻研,参与设计和建设凯里市最大生姜窑洞(容量1000吨),并投入40余万元成立生姜初加工厂,日加工生姜5万斤,推动产业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如今,杨万强每年应邀到各地开展生姜种植技术指导和生姜窖建设指导,深受种植户认可与支持。

产业共富,振兴乡村

杨万强在水寨村的生姜产业和果树种植产业,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起到极大的辐射带动效果。目前,地午及周边地区生姜种植面积每年超2000亩,成为主导经济产业。杨万强以产业反哺乡村:一是就业带动,每年支付劳务费超15万元,解决1500余人就业,农户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二是设施共建,自掏腰包2.2万元修建生产便道,便利群众耕作;三是合作共赢,2024年与屯寨村合作种植生姜41万斤,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赢。

作为人大代表,杨万强积极履职,将田间经验转化为产业政策建议,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乡村产业发展的精彩篇章。从果树梦碎到生姜成“王”,杨万强以三十年坚守证明: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带头人。

内容纠错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