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监督工作 > 执法检查

关于黔东南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1-19 15:05:52   作者:杨黎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0年7月2日在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

州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  杨黎

 

州人大常委会:

根据《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安排,按照州委关于《州人民政府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办法(试行)》要求,为做好本次州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黔东南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相关工作,州人大财经委于4月以来,在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庭桂的带领下,组织州人大财经委委员、州人大代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从江县洛贯经济开发区、中建伟业集团、凯运集团、州文旅投集团、州演艺集团、州交旅集团、州开投集团、州凯宏集团等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并分别听取州财政局、州国资委、州工信委、州商务局、州农业和农村局等部门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情况和州审计局对州属九个国有集团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广泛了解目前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州级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总量与分布情况

截止 2019 年底,州级国有企业(一、二级)108个。2018年按照州委州政府对州属国企重组的战略部署,组建了中建伟业集团、开投集团等九大集团公司。九大集团及下属的二级企业85个,占州级国有企业的 78.7%。企业性质有实体性质、公益性质和融资平台性质。州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31.8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7.6亿元,在建工程86.55亿元,其他资产417.72亿元);负债总额366.37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65.5亿元;九大集团的资产524.81亿元,占州级资产的98.67%,负债总额364.33亿元,占99.44%,所有者权益160.48亿元,占96.97%。由其他州直部门和单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23个,企业资产 7.06亿元,占州级资产的1.33%。九大集团公司的职工4345人,在岗职工3954人。

(二)行业分布情况

州级企业国有资产分布在8大行业。建筑施工和房地产12户,资产总额67.85亿元,占12.76%;交通运输服务20户,资产总额2.75亿元,占0.52%;道路交通建设施工7户,资产总额189.85亿元,占35.69%;水利水务建设8户,资产总额95.88亿元,占18.03%;文化旅游及体育行业10户,资产总额26.46亿元,占4.97%;城市投资运营开发11户,资产总额82.66亿元,占15.54%;农业、林业、扶贫、小水电开发及“三农”产业14户,资产总额58.68亿元,占11.03%;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业项目、大数据及其相关产业3户,资产总额0.68亿元,占0.13%;其它行业23户,资产总额7.06亿元,占1.33%。

州级资产总额占全州的20.57%。按资产规模分,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10-100亿元之间企业10户,10亿元以下企业97户。

(三)营运效益情况

2019年,州级国有企业累计完成的营业收入43.24亿元同比下降29.14 %;上缴税费2.46亿元,同比下降25.09%;实现利润-1.97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790万元,同比增长5.33%;总体资产负债率68.88%,同比下降0.37%;九大集团累计完成营业收入42.88亿元,实现利润-1.68亿元,2019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7.63%。州级国有企业中盈利企业33户,占总数的30.55% ,盈利总额0.9亿元;亏损企业59户,占总数的54.62%,亏损总额2.87亿元;剩余16户无利润(属新成立或长期无生产经营企业);营业总收入上5000万元企业10户,利润总额超1000万元企业1户。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职责有待加强。州国资委履行州政府出资人的职责,管理着州级九大国有企业集团,但仍有部分州级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弱,相关资产未能得到有效监管和开发利用,如原州乡镇企业局主管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乡镇企业矿产公司等六家企业资产,在2010年机构改革撤并后由谁管理,至今尚未明确;在执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对规定的“依法参与企业的重大抉择”和“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存在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如凯宏集团公司、演艺集团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未健全。

(二)企业国有资产存在管理不规范,核算不实。随着发展的需要,州级国有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企业国有资产流动多、权属变更大,存在着企业资产管理不规范,核算不实和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核算不严格等问题。如凯运集团的大量划拨的经营性用地没有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只通过辅助资产台账或者表外资产进行登记。未按规定将199万元的在建工程转列固定资产;州开投集团85%以上土地资产为划拨资产,存在着证照不齐,权属不清。企业资产增减未能及时入帐或核销,为满足融资的需求,虚增集团实际资产,账实不符;水投集团公司有11个项目涉及8871万多元,未计入固定资产核算,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等。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企业经营活动上,没有做到坚持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调研中了解到,中建伟业在一些项目投资抉择上,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被动决策,如州公安局的三个建设项目垫支工程款,现尚欠资4250万元。帮助贵州侗乡投资公司借款5000万元用于该公司偿还到期债务,原约定借款期8天,至今时间已过600多天,仅还了一半的本金等;企业的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以及资产管理不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尚需完善,如凯宏集团公司、文旅投的子公司苗侗股份公司存在募集的专项债券和贷款不按用途使用资金情况;我们还了解到,现在经营业绩较好的交旅集团,为了州里融资在2011年被划为开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受母子公司关联影响,其举债的额度和发债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是贵州唯一、全国11家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之一,现有的工作条件难以保证译制影片的数量和质量;从审计局对州属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中看到,国有企业管理还存在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四)企业偿债压力大,债务风险高。州级国有企业债务存量大,债务率高、偿债能力弱、压力大,九大集团公司的债务占其资产总量的69.24%。交旅集团债务负担重,债务余额58.64亿元,各县市欠款追偿难度大,现正处在偿债高峰期和在建项目投资高峰期的叠加期,集团已无法通过存量项目循环滚动债务来借新还旧;文旅投集团的债务率82.56%,应收款15亿元,偿债压力大,偿债的主要措施是借新还旧,难以从实质上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侗乡大健康公司12亿元的债务余额的欠款对象为凯宏、开投和州资本运营管理公司;一些企业的举债的项目缺乏认真研究策划,收益率低,一些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如原凯宏到洛贯的建设项目;许多企业的短期高息债务大都进入了还债高峰期,据企业反映,企业的大部分精力都没有用在企业发展和创新上,而是集中到如何化债上。企业的经营收益率低,借债还债的路径窄,债务风险高。

(五)州级国有企业的资金被借支和拖欠的工程款等资金量大。州级国有企业与各县市累积的欠借款和拖欠的工程款巨大,已经极大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如中建伟业集团被业主单位拖欠工程款11.06亿元;县市借交旅集团的本金21.03亿元,一些公司借款4.38亿元;开投集团和凯宏集团分别借出资金10.78亿元和16.04亿元;县市欠文旅投航线培育资金1.32亿元,其他资金2.01亿元;州级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大量的欠款,如凯宏欠文旅投7.12亿元等。这些借款、拖欠工程款和企业间的三角债务,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将给企业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六)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低。州级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尽管企业经营涉足行业多,但产业分散、规模小。2019年全州108个企业,33个盈利企业,盈利0.9亿元;州级九大集团公司524亿元的总资产,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但总利润为-1.68亿元,只有交旅、水投、演艺三家集团公司盈利4664.02万元;企业壮大发展的支撑不足,国有资产盘活运营力度不够,实际可支配的资产占比小,大都为划拨资产,有效资产严重不足,正常的生产经营难度大,资产效益发挥不力;现有企业信用等级不高,持续融资能力受限,难以支撑企业业务拓展;企业自主经营的政策没有全面落实,国有企业仍然承担大量的行政职能或公益性事务,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低。

三、建议

针对当前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发挥九大集团企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制度,推进企业发展。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以州委要求的建立州人民政府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为契机,提高国有经济在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全面清理国有企业资产,积极解决遗留问题,认真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适宜我州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目标、绩效的考核机制以及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二是理顺政府与平台公司关系,分离企业经营与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自主权,强化企业产权登记和产权评估等管理职能,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进一步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资产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做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监管工作。一是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效益,厘清权责边界,科学管理。该管的依法管理,决不缺位,可以放权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保障企业的自主经营。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履职到位,做到州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无死角,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台帐,确保帐实相符,不断提升国资管理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进度和完成竣工项目“投转固”工作,压实部门和企业责任,使投资切实转化为有效资产,做大做强州级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同时,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减少问题存量、严控问题增量,确保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长期机制。

(三)做实融资平台,推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一是在加快组建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州级现有的融资平台整合为“城投”和“产投”两大集团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参与全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等战略的实施,运用市场化方式将优质资源配置到融资平台着力提升融资平台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强企业融资管理,合理安排融资计划,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着力解决处置各集团公司之间、州级集团公司与各县政府及其国有公司之间的应收资金问题,避免造成坏账、呆账。三是探索将州属实施的重大交通、水利、农业等产业项目归口,委托相应的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不断做大企业资产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加快推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一是注重加强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企业专业管理人员。二是通过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不断培养和引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三是要以市场化定薪为基础,以同行业、同地区、同工作强度、同岗位的薪酬标准,以个人绩效考核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匹配为抓手,建立灵活有效益的激励人才机制。

内容纠错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