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监督工作 > 执法检查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1-19 15:37:02   作者:白朝贵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0年7月2日在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

州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   白朝贵


州人大常委会: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20年议题计划安排,在16个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英华带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调研组,于2020年6月8日至10日,分别深入凯里市、麻江县、黄平县、三穗县,采取实地走访相关行政执法单位、查阅行政执法案件卷宗、听取县市政府汇报、座谈等形式,就执法监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善。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州关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一是制定方案,建立机制。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州全面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成立由分管副州长为组长,州政府办、州委编办、州发改委、州财政局等为成员的工作推进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州司法局。各县市相继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二是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州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了专题培训,州直部门和各县市相继对本地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明确不同部门、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严格按照《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规定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州人民政府拟组建由州司法局牵头、州直各行政执法部门法规科(室)参与的全州行政执法监督队伍,承担全州行政执法监督的具体工作。五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印发《黔东南州州级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工作规程》《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相关工作衔接办法》等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制度。

(二)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在2019年12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对我州法治政府建设的专项督察中,得到中央督察组的高度肯定。在2019年度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中,我州获优秀等次。二是2019年,全州各级行政机关应诉一审行政诉讼案件560件,截止2020年3月,已审结495件,判决败诉99件,败诉率为2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在2019年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88个县(市、区、特区)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中,我州排名全省第5名,全省排名前10的县(市、区、特区)中,我州有3个,较之2018年,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三)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督促整改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水平切实提高。州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整改,规范执法工作。通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水平。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宣传,拓宽行政执法线索渠道。公布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政策宣传,形成监督合力。今年1月,在州电视台、黔东南日报、重点社区、村(居)委会宣传栏目公布了《关于公布行政执法监督举报方式的公告》,同时印制《行政执法监管》《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等,向社会和相关单位发放。在2019年查处的行政执法监督案件中,有部分案件来源于群众举报线索,通过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宣传,进一步加强了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五)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动态管理,执法主体合法性得到保障。认真执行《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严格审核全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禁止合同工、工勤人员、临聘人员、抽调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目前,已为全州13000多名执法人员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为67名执法监督人员办理了执法监督证,有效解决执法、监督人员主体资格问题。严格落实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坚持“持证上岗”,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工作,清理无证执法人员,整顿行政执法队伍,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同时,开通贵州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实时进行管理(申领、挂失、注销等),行政执法证件已实现网络化管理。

(六)充分运用大数据科技手段,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促进我州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凯里市司法局为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工作打造的行政执法监督云平台——“法治云平台”,探索大数据与行政执法有机结合的“云上执法”新模式,试行执法任务“云派单”、执法过程“云记录”、执法违规“云预防”、执法成效“云监督”,实现行政执法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信息化、执法过程公开化。这种集前瞻性、全面性、实用性三位一体的科技化数据化行政执法监督“法治云平台”在全州的推广应用,将会极大提高我州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行政执法监督重视不够,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还有待提高。少数单位领导干部对行政执法监督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执法部门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行政执法监督力量薄弱,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行政执法监督持证人员配备不足。目前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任务重,行政执法监督专业性人才匮乏,与当前的执法监督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当持有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证件;执行行政执法监督公务活动时,不得少于两人。但目前全州司法及行政执法部门仅有67名有行政执法监督资格证的人员,且部分持证人员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行政执法监督力量薄弱。二是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差距,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专业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行政执法队伍呈老龄化趋势,部分单位40岁以下执法人员不足在编人员的五分之一,行政执法队伍亟需加快培养后备力量。

(三)承担行政执法法制审核任务的力量不足,行政执法监督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于涉及重大执法决定前的法制审核及行政执法合法性审查制度落实,需本部门法制机构或者专门的法制审核人员进行法制审核,但目前全州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较少,法律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凸显。

(四)部分行政执法机关权责划分、人财物配置等没有理顺。机构改革后涉及到行政执法主体的变化,综合执法整体职能的发挥,人财物的配备没有理顺等问题,形成综合执法与部门执法并存,权责划分不明,人财物配备不足。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认识。行政执法监督是促进我州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各级行政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认识,更加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队伍建设。一是州县人民政府和州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增加行政执法监督人员配备。二是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根据各单位实际,有的放矢开展相关培训,增加持证人员数量。三是重视培养后备行政执法监督力量,保障行政执法监督、执法行为合法性。

(三)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四)加强综合执法,发挥整体职能作用。理顺综合执法和部门执法的权责划分,加大综合执法部门人财物配备力度,充分发挥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加强综合执法部门执法监督工作,使综合执法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五)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宣传。一是在相关政府部门官网及媒体上向社会公告本级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范围,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二是持续推进我州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法治云平台”运行、升级、维护、推广应用有关工作,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提高行政执法监督的效能。

内容纠错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